首        页 | 部门动态 | 信息公开 | 公共服务 | 公众参与 | 党务公开 | 市政建设 | 公用事业 | 行政许可 | 镇江论坛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公用事业 > 城市公交
大运量公交:以人为本发展城市的选择
发布时间:2009-09-29     稿件来源:  【字体大小:    】 浏览次数:
  家住学府路的黄先生,在火车站附近上班,来去主要是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。骑自行车要花上很长时间,而乘公交车常常拥挤不堪。22日,大运量公交一号线开通后,这一难题迎刃而解,由于开行的班次多,不仅经常可以坐上舒适的座位,车内的环境与过去相比,也有了很大的改观。

  仅仅4年时间,可以说我市的公交发展是一年一个台阶。让我们看看这样一组数据:2005年,新增公交车63辆,新开通公交线路3条,调整优化公交线路6条;2006年,市区新增55辆环保节能公交车,新辟新开通公交线路6条,调整优化公交线路5条;2007年,新增环保节能公交车70辆,新辟公交线路4条,优化公交线路4条;2008年,新增环保节能公交车90辆,新辟和优化公交线路11条;2009年,新增环保节能公交车103辆,新辟3条,优化公交线路13条,大运量公交一号线顺利开通。市民们通过公交发展带来的变化和便捷,也充分感受到市委、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,加快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。

  公交优先,首先体现的是民本意识。公交建设和发展是以人为本、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,也是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。早在几年前,市委、市政府前瞻性地分析,随着城市人口和交通密集度的增加,市民“行路难”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。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,是满足群众出行需求、改善城市交通状况、提升城市形象的现实需要。按照这一总体思路,市政公用事业局和公交总公司,把构建新一轮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作为完善城市功能、改善人居环境、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内容,明确目标,抓好落实,建设“百姓公交”、“大众公交”。通过改善乘车环境,提升服务水平,增强公交出行的吸引力,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“通达、方便、快捷、舒适”的出行环境。

  从镇江这座城市的特点来说,发展大运量公交符合镇江目前的市情。由于市区体量相对较小,居住的人口十分集中,乘车难现象时有发生。因此,快捷、高效进行分流,是缓解密集度的最佳选择。大运量公交是结合我市实际提出的,与轨道交通相比较,具有投资少、建设工期短、见效快等特点;与一些城市采取的BRT(快速公交系统)模式相比较,受道路通行、站点设置等条件限制相对较小,辅以必要的道路、站点、交通信号系统配套改造,能够更好地满足高峰客流的出行需求;与常规公交相比,具有空间容量大、上下客速度快、停站时间短等特点,可有效降低乘车拥堵,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度。通过公交枢纽站、换乘点与常规公交实现“零距离换乘”,达到快速集散客流的目的。

  目前,从江苏大学、大市口到火车站是公交最大的客流走廊,途经线路有19路、3路、29路等6条线路,沿线公交日客运量达5万人次,年客运量达1800万人次。大运量1号线开通后,预计日客运量将达到1.5万至2万人次,年客运量接近800万人次,承担该客流走廊40%左右的出行需求。相关部门多次进行实地勘查、论证,并进行样车全线试运行,对线路涉及的道路、站台、标牌标识进行了综合配套改造,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了道路通行条件。

  今年7月份,市政公用事业局和公交总公司通过网络媒体对车辆选型、车身颜色、线路设置、标牌标识等进行公示,广泛征求市民对大运量公交建设的意见和建议,与网友们进行互动交流,深受市民的关注,网上点击率达到10万多次,发帖量达到2000多条,在充分征集民意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,最终确定了大运量公交一号线的建设方案。新选购的公交一号线,选用苏州金龙大容量、低地板、特大型三开门空调车,车长13.7米、宽2.55米、高3.15米,额定载客130人。

  一号线运行车辆采用无人售票,前门、后门上客,中门下客,上下车均为一级踏步,方便乘客上下车,后门处配有导乘员为乘客提供服务。车内环境美观、舒适,服务设施人性化,安装液晶电视、GPS和LED显示屏,主要车窗采用可推拉式移动车窗,便于通风。车内安装摄像仪、自动灭火装置、乘客门应急开启装置,安全设施齐全有效。为让广大市民充分感受到“城市在发展、公交在提升”,更好地享受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成果,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,市政公用局和公交总公司还对票价进行了一定的让利浮动,实行市区公交一票制空调线路分季节票制改革,这项惠民措施将涵盖市区所有的一票制空调线路。

  随着大运量公交一号线的开通,广大市民对新一轮城市公交体系建设有了最直观的感受。到2011年,当三年行动方案的蓝图完全变为现实之时,相信人们对镇江的城市公交发展会投来刮目相看的眼光。

【加入收藏】  【打印此文】  【关闭】
 
中国·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镇江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主办
©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
苏ICP备05000010号